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明代泰山理学名儒李汝桂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在山左地区影响很大,培养了一批留名青史的弟子,被明代大儒、河南巡抚钟化民称为“海岱儒宗”。李汝桂事迹和著述一直未受学界关注,通过散见于历代志书、族谱、著述中的线索发现,李汝桂家学深厚,学问渊博,致力于阳明心学大旨的传播与实践;他的著述大都不传,除零散诗文外,目前仅见其弟子、明代首辅张至发为其刊刻的《还朴心声》一卷。对李汝桂生平事迹及著述的梳理能为明代齐鲁儒学和山左阳明心学的研究提供支撑,对泰山儒学文献的传承和发展亦有积极贡献。
2 | 0 | 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邵妍,刘书龙(点校).泰安府志(整理本)[M].北京:线装书局,2017.
[2]马辉.泰安史话[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368.
[3]李洗陈.泰安李氏族谱[Z].民国二十五年敦睦堂刻本.
[4]郭晋,管粤秀.太谷县志[Z].乾隆六十年刻本:4.
[5]康基渊.嵩县志[Z].乾隆三十二年刻本:9.
[6]樊增祥,刘锟.富平县志稿(卷六)[Z].光绪十七年刻本:47.
[7]赵波平.《长清县愿学书院碑记》考释[J].泰山学院学报,2022(5):16.
[8]龙文明(修),赵耀,董基(纂).莱州府志(卷三)[Z].明万历三十二年刻本:114.
[9]葛延瑛,吴元禄(修),孟昭章(纂).(民国)泰安县志(卷三)[Z].民国十八年泰安县志局铅印本.
[10]韩浚(修),张应武,等(纂).嘉定县志(卷二十)[Z].明万历刻本:45.
[11]王赠芳,等(修),成瓘(纂).济南府志(卷五十)[Z].道光二十年刻本:29.
[12]李汝桂.还朴心声[Z].明崇祯十年张至发刻本.
[13]汤贵仁,刘慧.泰山文献集成(第2卷)[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14]王价藩,王亨豫(辑录),齐焕美(点校).岱萃抄存续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
[15]王赠芳,等(修),成瓘(纂).济南府志[Z].道光二十年刻本:42.
[16]查志隆.岱史[Z].明万历傅应星刻本:质字号、诸字号、鬼字号、神字号、而字号、无字号、疑字号目录.
[17]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15.
[18]徐乾学.传是楼书目(五)[Z].味经书屋抄本:68.
[19]刘征廉(修),郑大纲(纂).献县志(卷八)[Z].康熙十二年刻本.
[20]张萱,孙能传(撰).内阁藏书目录(卷七)[Z].适园丛书本:11.
[21]任弘烈(纂修).泰安州志(卷六)[Z].明万历刻本.
[22]泰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泰安历史文化遗迹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216.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248
引用信息:
[1]邵妍.“海岱儒宗”李汝桂遗事及贡献述论[J].泰山学院学报,2025,47(02):1-10.
基金信息: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泰山儒学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20CZWJ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