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3期
泰山文化研究

沙畹著《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评介

李俊领;

法国汉学家沙畹著《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一书于1910年问世,中文译本新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沙畹在撰写该书的过程中精心考订了多种新史料,灵活运用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关于泰山信仰的新问题,深刻揭示了泰山对中国人宗教情感的重要作用。该书是构成沙畹学术殿堂的基石之一,在西方泰山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彰显了跨越时空的汉学魅力。该书存在部分史实表述不确的情况,业经校者和译者详细指出,在泰山神灵身份的分析、泰山信仰的宗教定位以及泰山封禅与祭祀的解读等问题上亦有偏颇之处,需待进一步指正。这些局限不会遮蔽其向西方世界传播泰山文化的特殊价值,也不会影响其在法国汉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025 年 03 期 v.4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国礼制变革与国家治理研究”(22BZS095)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杨辛书法作品中的泰山美学意蕴探微

米山;尹铄;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杨辛一生从事美学研究,泰山美学研究也是其近三十年来的重要研究方向。杨辛深受泰山的自然美及历史文化的影响,诸多著作都与泰山息息相关。作为书法家,其书法作品的内容也多书写泰山,笔意带有明显的泰山美学风格。杨辛百余幅书法作品中,多处运用泰山美学意象,泰山所承载的精神、泰山的摩崖碑刻等影响并构架出其笔意风骨,使其书法风格蕴含着泰山美学意蕴。

2025 年 03 期 v.47 ;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哲学研究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科学思想的出场逻辑、内容体系与价值意义

苗贵山;王格格;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许多关于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提高领导水平的宝贵观点,值得深入研究并发掘其当代价值。在出场逻辑层面,列宁领导科学思想的提出是面对加强党对苏维埃俄国各项事业建设领导的需要和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的需要。在内容体系方面,列宁的领导科学思想涵盖了领导定位论、领导本质论和领导方法论,构成了系统的领导科学思想体系。在价值意义方面,列宁的领导科学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思想体系,为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提供源头活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领导地位、提升党的领导力提供实践参考。

2025 年 03 期 v.4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马克思唯灵论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研究”(24FKSA004)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

苏盛高;刘明合;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为之不懈奋斗的生活目标。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看,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思想是其理论渊源之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构成其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根基;从价值逻辑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从实践逻辑看,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2025 年 03 期 v.47 ; 2024年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马克思精神生活及其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启示研究”(MKS24005)
[下载次数: 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伽达默尔对狄尔泰历史主义的批判

董沛君;

自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完全不同,一种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尤其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模式并不能指导精神科学。狄尔泰历史理性批判的任务就从此背景出发,以“历史性”为理论核心,旨在为精神科学建立认识论基础。但这种关于历史性的认识一方面强调历史个体的经验性,另一方面又回到了本要拒斥的观念式的目的论历史观。由伽达默尔开创的哲学诠释学揭示了这一矛盾,这一理论突出了历史作为理解的必要条件,进而论述了一种新的对历史的认识。可以说,伽达默尔接替了历史理性批判的任务并完成了精神科学的自我认识,指明了精神科学知识应该具有的内涵。

2025 年 03 期 v.47 ;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动态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82,771
今日访问量: 59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

本刊声明

我刊不收取任何费用,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组稿、采编、收费等工作;

稿件录用情况以平台处理结果为准;

编辑部不通过任何机构或个人发放电子或纸质版录用通知;

唯一投稿网址:https://tasz.cbpt.cnki.net/EditorHN/index.aspx?t=1

唯一电子邮箱:tsxyxb@126.com

谨防假冒,谨防上当受骗!